每个谷歌offer的背后,都有我们看不到的艰辛(二)

October 18, 2019

不久前,一篇“留学圈没有仰视链”在朋友圈疯转。看完之后,思绪百转千回,心情万般复杂。

似乎我们都能在这个“仰视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我们羡慕别人拿下谷歌offer的时候,他们却羡慕我们肆意张扬的青春。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对于北美的留学生们,我们的远游跨过万水千山,穿过一整个太平洋。

我们不远万里,从中国来到美国,想必都有着不曾说出口的梦想,深夜里盘旋心头。

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也曾经是现在的我们。他们也曾历经迷茫,历经失败,在身份、语言、文化隔膜等等困难面前挣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大声咆哮。

如今,他们虽然已经脱颖而出,但仍然在不停得奔跑。希望他们故事能为你带来思考、感触以及,照亮你前方的路。

从太平洋时间2019年7月25日开始,每一个周四,蔓藤导师们将在这里为我们娓娓道来他们曾经的挣扎,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故事…..

来自谷歌导师的自述:改变自己,重塑心态

距离面试google失败已经过去3年多了,然而这三年却仿佛弹指一挥间。在面google失败后,我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锲而不舍地继续投简历努力求职。

终于,在洛杉矶附近的一家公司联系了我。带着google面试遗留下来的经验,我很轻松就通过了面试,并且火速入职了,这是一家中小型公司,而不是我一直期盼的大公司,但是,我觉得自己已经别无选择了。就这样,我的职业生涯开始了。

谷歌导师经验分享

虽说是一家中小型公司,不过整个公司的业务和初创公司相比也已经相当成熟了。同时又有着稳定的客户群体和营业收入,所以工作压力并不大,加班也并不常见。

全公司开发部门大概有一百多人,按照负责的产品或者功能的不同分成了许多个6到8人的小组。组内一般采用敏捷开发方式,也配有标准的敏捷开发人员:1个product manager,1个ux,1个ue,2到5个eng和1到3个test。

说实话,在刚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我是颇有些慌不择路的意思在里面的。当时的想法是先在这里过渡一年,继续积极地准备,等到一年的缓冲期过后再向大公司进发。

然而没过多久我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

计算机行业毕竟是个应用行业,而作为一名software engineer,同其他传统行业的工程师一样,最大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工作经验。而在这里踏踏实实地做出一些成绩然后再跳槽要比火急火燎的匆忙跳槽更有竞争力一些。

于是我便静下心来在这里努力工作了三年。

职场经验指南

回顾过往三年,我觉得在那段时间里,我的提升是相当大的。

因为是一个小组负责一整个产品,这就要求每个人几乎都是全能的。譬如software engineer并不是像大公司或者很多国内公司一样分成前端和后端,而是要成为全栈工程师(full stack),这就要求对前端和后端都有比较深的理解。

因为考虑到接手时间的成本,一个新的feature一般是由一个eng单独负责的,这就要求要有一定的程序架构上的设计能力。因为每个组还要负责产品的部署,这就要求要有一定的环境配置能力。

总的来说,虽然很多人诟病全栈工程师样样疏松,但是作为职业生涯的开端,对一个人锻炼自身能力和深入理解行业还是大有裨益。

因为中小型公司养不起规模庞大的infra团队,所以整个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都是使用行业内各种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

譬如版本管理使用svn或者git,产品管理采用team foundation server的管理平台,聊天采用skype或者slack等工具。

此外在产品框架选择方面一般也会选择比较流行且成熟的技术,比如asp.net或者spring等等。

成熟的解决方案一定是有可取之处的,等深入了解了他们的设计思想之后你就会发现一法通诸法通,接触其他的解决方案也就能很快上手。

留学生求职讲座

除了技术方面,在工作环境方面中小型公司也会让你受益匪浅。

首先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职位提升比较快,如果工作出彩能力出众,很可能一年甚至半年就能升一级。

虽然在小公司的职位大公司可能并不承认,但是站在不一样的地方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升职之后得到的锻炼也是非同往昔的。

此外升职还能提升自己在组内的话语权。我们组原本的技术栈相对比较陈旧,并且也没有什么动力去采用新技术,秉承的信条是“能用就行”。

后来,我在组内有了一些地位,在我的坚持下,我们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优化了代码实现和更新了技术栈,与此同时,小组成员各自的能力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扩大了视野。

其他方面,虽然公司的规模不大,但是你可以很快了解公司产品线的整个架构,产品间的沟通也会更频繁一些,沟通成本也比较低。因为大家都彼此了解,所以在出问题的时候也能很快找到相应的人去解决。

此外,规模小的公司对提供工作身份方面有很大帮助,我在工作的第二年就成功抽到了h1b签证。而公司也会在劳工许可证和绿卡方面继续提供帮助。

留美求职

虽然是人生际遇,但我对把这样一家公司作为工作生涯的起点并不后悔。

小公司之间并不相同,而每个人的追求也并不一样,我的经历也许并不适合所有人。但我觉得,作为一个程序员,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所追求的话,在苦苦追求大公司之余,你也可以考虑把一个适合你的中小型公司作为自己的一个跳板或者加油站。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握在手上的机会,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沉淀下来慢慢积累知识和技巧。

终有一天,你所追求的机会会向你靠拢。就好像在三年前我错过的谷歌offer;在三年后,在我充分沉淀充分准备后,他从过去向我走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