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纽约地铁里,刚结束面试的NYU研究生Lisa刷到本科室友的朋友圈——那个放弃读研直接工作的女孩,此刻正在西雅图微软总部庆祝升职。
这样的场景正在北美华人圈高频上演,而Glassdoor最新报告却显示研究生平均起薪比本科生高$18k,究竟哪个学历在美求职更吃香?
本科留学生赢在哪里?
1.可塑性溢价
✅投行/咨询业明确偏好本科生:82%的Goldman Sachs分析师岗留给本科毕业生
✅零售与快消:沃尔玛、宝洁等公司的管培生项目偏好本科生培养。
相比硕士生可能对职位有更高期望,本科生通常更愿意从基础做起,减少雇主的“overqualified”担忧。

2.公司”轻学历重技能”趋势加剧
据Burning Glass Institute的报告显示,在2017年到2019年期间,企业约减少了46%中等技能岗位以及31%高等技能岗位的学历限制,特别是在金融、工程、企业管理、医疗保健行业内尤为突出,其中不乏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企。

FLAG大厂算法面试题库中,超60%题目与LeetCode中级难度相当,本科CS学生完全可覆盖,雇主更看重本土化经历(如运营TikTok校园账号涨粉10万>理论课程)
3.实习经验积累更早
💡时间窗口长:本科生从大二即可开始实习,积累2-3段经历,而硕士生时间较短。例如,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公司常从大二暑期实习生中选拔全职员工。
💡实习转正捷径:许多公司对实习生的Return Offer发放率较高(如高盛约50%,科技公司可达70%),本科生可通过多次实习“提前锁定”职位
蔓藤教育有丰富的实习资源,覆盖科技、金融、数据、市场营销、供应链、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合作企业数超过4000家,不仅有一线名企导师内推,更有美国本土资源部独家开发岗位资源,为学生开辟了直接接触企业HR的渠道,使他们有更多机会获取实习和全职岗位,提升求职成功率。
这5类人更适合直接求职
根据LinkedIn职场专家访谈,以下群体建议优先考虑本科就业:
👉硬核技术专业学生,已具备2段以上技术实习
👉创业型人才,有已验证的商业项目(如独立开发APP用户超5万)
👉社交悍匪,LinkedIn有效人脉达500+且维护活跃度
👉家庭资源持有者,可支持创业或家族企业全球化业务
👉身份安全牌玩家,EB类签证规划
读研才是王道3种场景
1.特定领域通关密码
量化金融:Jane Street 2023年录取者中97%拥有顶尖院校硕士学历
数据科学:Meta明确要求ML岗需硕士以上数学建模能力
芯片设计:TSMC在美招聘100%要求EE专业研究生
AI领域:OpenAI等顶尖实验室核心岗明确要求顶刊论文+博士学历

2.学术背景重构需求,积累人脉资源
① 优化个人资料:建立专业形象
② 精准人脉拓展策略,从同学、教授、校友会官员开始互动
③ 发Cold Message模板:
Hi [Name],
I noticed your work on [具体项目] at [公司] – especially how you [具体细节].
As a [你的专业] student focusing on [领域], I'm exploring [行业问题].
Would you have 15 minutes to share your insights?
Appreciate your time!
Best, [Your Name]3.薪资溢价持续扩大
据往年美国劳动局数据显示,全美研究生的平均薪资为$69,240,比全美本科生平均薪资高出32.14%,同时,如果将来选择回国发展研究生学历在薪资方面也具明显优势。

当我们在讨论学历时,HR在看什么?硅谷科技公司HR总监透露:
“当两个候选人技能相当时,我们会优先选择成本更低的本科生——但遇到掌握PyTorch 2.0+量子计算跨界技能的研究生,薪资预算可以立刻翻倍。”
在学历通胀的时代,比选择更重要的是战略思维。本科生要学会用实战经验跑赢时间窗口,研究生要善用学术资源构建技术护城河。没有完美的学历,只有精准的赛道卡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