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薪资”成了你的签证筹码
自2025年9月起实施的H-1B薪资加权新规,彻底改变了留学生的求职逻辑。
过去,所有申请者中签概率相同;如今,中签几率取决于工资等级(Wage Level):
- 🥇 Level 4(最高级)中签率约61%
- 🥈 Level 1(最低级)中签率仅15%
换句话说,谁的薪资高,谁的签证稳。
对于STEM留学生来说,谈薪已不只是“钱多一点”的问题,而是决定你能否留下来的关键一步。

二、你必须先知道:什么是Level 1–4
美国劳工部(DOL)将每个岗位按薪资标准划分为四个级别:
| 等级 | 说明 | 对应经验 | 中签影响 |
|---|---|---|---|
| Level 1 | 入门级 | 无经验或刚毕业 | 中签率最低 |
| Level 2 | 有一定经验 | 1–2年 | 中等偏低 |
| Level 3 | 中高级 | 3–5年 | 较高 |
| Level 4 | 专家级 | 技术或管理骨干 | 中签率最高 |
📍关键点:即使你是应届毕业生,只要拿到与岗位匹配的高薪Offer(Level 3/4 区间),你的H-1B成功率就会大幅提升。

三、如何科学“抬价”:薪资谈判三步法
Step 1:用数据说话,拿出你的薪资基准
在谈薪之前,先要搞清楚“你值多少钱”。
使用 Glassdoor、Levels.fyi、H1Bdata.info、MyVisaJobs 等网站,输入职位名称 + 城市,即可看到各公司对应薪资区间。
例如:
- Data Scientist (NYC):Level 4约$150K–$180K
- Software Engineer (Bay Area):Level 4约$190K–$210K
- Quant Analyst (Boston):Level 4约$160K+
📊 小技巧:把数据截图保存,谈薪时引用“industry range”比自己主张更有说服力。

Step 2:选择正确的“时机”提出薪资期望
不要在初面时急着谈薪。等到进入Final Interview / Offer阶段再进行讨论,
可以用以下礼貌表达方式:
“Based on market data for this role and location, a compensation around $XXX would be more aligned with the industry standard for my background.”
💡这句话既显示专业度,又避免显得功利。

Step 3:用技能和价值证明你配得上更高Level
公司愿意给高薪,前提是他们看到价值。
- 在简历与面试中强调可量化成果(例如:“提升模型精度15%”、“减少计算成本30%”)。
- 展示交叉技能组合:AI + 数据可视化、工程 + 产品、编程 + 商业逻辑。
- 如果有实习或科研经历,可强调“industry-ready”能力。
最终目标:让HR相信你并非“entry-level hire”,而是能直接创造价值的“Level 3+人才”。

四、Bonus:谈薪常见误区
❌ “公司说预算固定,我就不谈了。”
→ 真相:预算往往有上下浮动区间,适度争取可获得额外5–10%。
❌ “我怕谈高被拒。”
→ 实际上,理性谈薪反而体现自信和市场意识,尤其在STEM岗位。
❌ “我只关注年薪。”
→ 别忽略 Equity、Signing Bonus、Performance Bonus、Remote Policy 等综合待遇。

五、如何判断你的Offer是否是Level 4
你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核实:
- 在 H1Bdata.info 搜索公司与职位,查看历年薪资等级。
- 参考劳工部 FLC Data Center,输入 SOC Code 与城市获取基准工资。
- 向HR确认该职位的 Wage Level / Prevailing Wage。
如果薪资明显高于地区中位数(Top 20%),基本可判断为 Level 3 或 Level 4。


